北美应届毕业的ML博士,方向为RL,读博期间跟的是大牛导师,5篇顶会一作,拿到的offer年薪却只有35万刀?他发帖质疑后,各位业内大佬们现身了。
美国现在毕业的应届ML博士,薪酬能拿到多少?
最近,reddit上的这个讨论火了。
发帖人的背景是这样的——
自己是世界排名TOP 10机器学习博士项目(位于北美)最后一年的博士生,方向是强化学习,博导跟的是业内大牛。
手握5篇顶会一作(NeurIPS、ICML、ICLR)论文,引用量已经超过150次;还有在顶尖科技公司和研究实验室的实习经验;本硕都毕业于美国排名TOP 5的名校(MIT、斯坦福、哈佛、普林斯顿、加州理工)。
可以说,各种buff叠满。
这个条件,到手薪资能有多少?
第一个offer:35万刀
小哥的博士研究重点,是强化学习方向,跟LLM一结合,属于时下的大热门。
在RL领域,他发表了非常扎实的论文,不过并没有在LLM领域发过文章。
其实,小哥也有考虑做对冲基金/做市商方面的量化研究,因为过去很多这样的机构都联系过他。
不过,鉴于现在LLM+RL在科技行业如此热门,他还是想尝试一下科技行业,所以最近投了不少简历,申请科技行业的全职研究/应用科学家岗位。
果然,他顺利斩获了不少offer,甚至多得令人应接不暇。
尤其是一家大科技公司反应十分迅速,给出的offer是35万美元/年。
如果入职,他会从事加入公司的LLM团队,后者在整个公司中极受重视。
不过,小哥却犹豫了。原因就在于:这个数字好像有点低?
他从自己朋友和同行那里打听到的行情价,是从60万到90万不等。
所以,自己该不该接受这个offer?目前ML博士毕业后求职的合理薪酬是多少呢?
他向广大网友们征集起了意见。
前辈经验大总结
薪酬不是最重要的,一失足成千古恨
评论区的大佬们,纷纷现身说法了。
比如直接有人霸气留言:「如果还没申请DeepMind,私信我。」
有人提供了身边的一手信息:前沿实验室给新员工的薪酬,一般是在80万-90万美元。
有人说,如果追求高收入的话,肯定要去量化交易,比如HRT,Jane Street,Citadel,给出的数字都会很惊人。
在科技行业的话,不会拿到这么多。
有人则坚决建议,不要去量化!
虽然对冲基金的量化研究可能有很多钱,但很可能就会让你走上不同的道路,2-3年内,想纠正方向都会很困难。
一个金句是:薪酬是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弄清自己想要什么。
如果有X年其他地方的工作经验后,可能就把自己的简历弄花了,这就会让自己既不符合新毕业生的职位要求,也不具备更高职级所需的经验,反而让以后的路更不好走。
发帖小哥表示说,非常感谢前辈的建议,自己也是类似的想法。
目前科技领域正处于发展黄金期,如果此时贸然离开,即使过1-2年再回来,可能行业也会没那么好进了,因为环境是瞬息万变的。
他也同意这个观点:薪酬并不是主要的考虑因素,更重要的是企业文化、团队情况以及其他因素。
有热门项目,百万年薪招手
跟发帖小哥类似情况的博士现身表示,自己几个月前也在找工作,而且跟的导师还不是出名的大牛。
如果你特别幸运地来自著名的实验室,在博士期间参与过很有影响力的项目,这些项目还恰巧是当今热门的话,那么DeepMind或OpenAI这种顶级实验室就会向你伸出橄榄枝,薪酬可能高达百万美元。
不过,绝大多数博士毕业生并没有这么好看的履历,所以一般能拿到的offer也就是30万到50万美元。
有人表示,自己跟发帖小哥的研究领域、论文、引用都差不多,但导师和学校没有这么有声望。
最终,他接受了一家公司的研究科学家offer,年薪大概在30-40万之间。
虽然不多,但他很满意了,因为这是自己上学时收入的10多倍。
在他看来,除非优秀如谷歌大脑的研究科学家Ashish Vaswani,并且引用数在博士毕业后能达到数千,否则百万美元的offer是不会给毕业生的。
十多年前毕业的老前辈,大方分享出了自己的谈判技巧:手拿多份offer的话,你就有主动权了。如果没有其他选择的话,就只能接受被杀价。
他回忆道,自己十多年前拿到第一份offer时,股票package几乎翻了一番,就是因为自己还手握另一份FAANG大厂的offer,跟这家完全是竞品关系。
北美ML博士薪酬,竟被DeepSeek拉高了?
总之,大科技公司的标配,应该就是20到25万刀了。
而入职一到两年后,薪水还会涨到40万。
如果能在热门子领域以一作身份发了10篇以上顶会,那薪水上限极高。
OpenAI这种壕气冲天的,还会给出150万刀的天价offer。
也有人说,有些RL博士甚至很难找到工作,发帖小哥表示,在去年年中,情况确实不太乐观。
但DeepSeek论文发表之后,每个RL领域的研究者,受到的关注都比以往更多了。
欧洲比美国差很多
同时,帖子里还出现了身在德国的AI从业者。
他表示,如果要问为什么德国在AI科技领域没有领先,就看看他们给的薪水吧。
虽然最高可达9万欧/年,但实际上很难拿到,最可能的数就是7万欧/年。
在英国,情况也比较复杂,但总得来说远远不及美国公司的薪水。
可以这么说,在美国的大科技公司以外的地方,还想要拿到每年30万美元以上的薪水,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微软被曝猛料:搞RL的都走了
甚至,楼主还在这个卧虎藏龙的留言区里,曝光了关于微软的一些内幕消息。
据悉,在微软,很多人都被调到了和产品相关的项目上,工作的意义感大大降低。
很多做核心RL的人,现在都大量转向了LLM/RLHF这些热门。也有很多RL研究员,直接离职了。
总之,听起来挺荒谬的。
此外,还有人提到,并不是每个顶尖实验室都会发布招聘消息的,比如OpenAI、谷歌DeepMind、FAIR和微软。
ML博士底薪平均13万刀
而某些统计平台显示的数据,可能因为不包含股票和其他福利,显得比从业者们爆料的低很多。
Glassdoor上的ML博士基础薪酬,在11.8万到15万刀之间。
如果有知道更多内幕的从业者,欢迎评论区分享。
参考资料:
https://www.reddit.com/r/MachineLearning/comments/1kkevhi/d_compensation_for_research_roles_in_us_for_fresh/
https://www.glassdoor.sg/Salaries/us-machine-learning-phd-salary-SRCH_IL.0,2_IN1_KO3,23.htm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智元”,作者:新智元,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