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重拳整治“诱导打赏”,直播江湖要变天了?

直播行业的“紧箍咒”正在收紧!

5月9日,抖音直播祭出大招,宣布将重点整治诱导消费类违规主播,祭出“资金冻结+提现限制+延迟结算”的组合拳。

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平台诱导打赏违规已下降25%,但这场“猫鼠游戏”远未结束。 

“钞能力”监管来了

不同于以往简单的封禁警告,抖音这次直接把刀架在了主播的“钱袋子”上。单场收入冻结、延迟结算、限制提现……这套“经济制裁”组合拳可谓直击要害。要知道,对于靠打赏吃饭的主播来说,不能及时提现可比短期封禁要命得多。 

有业内人士透露,某些头部主播单场直播打赏流水就能破百万,平台这波操作等于掐住了他们的“七寸”。数据显示,新规实施后用户举报率骤降72%,看来这招“断粮”战术确实打中了要害。 

“家人们冲啊”的套路不好使了?

“老铁们礼物刷起来!”“榜一大哥有专属福利!”——这类直播话术即将成为历史。随着市场监管总局和消协联合发布消费提示,从“全网最低价”到“特效保证”,各种营销话术都被扒了个底朝天。 

更狠的是,平台现在要求主播出示商品检测报告、授权证书等证明文件。这意味着那些靠“三无产品”割韭菜的主播的好日子到头了。有消费者向笔者吐槽:“以前看直播动不动就‘最后三单’,结果第二天去看还是‘最后三单’,现在终于有人管了!” 

告别野蛮发展

这场整治风暴背后,是直播行业野蛮生长后的必然选择。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直播带货投诉量同比激增40%,其中诱导打赏、虚假宣传占比超六成。抖音此次重拳出击,既是对监管要求的响应,更是对行业生态的自我救赎。 

值得注意的是,平台特别强调要“定期与主播、公会、专家沟通”。这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整治不是要打死直播行业,而是要建立更健康的游戏规则。就像某公会负责人说的:“合规不是限制,而是为了让行业走得更远。” 

消费者也需擦亮双眼

尽管平台在发力整治,但消费者自己也得长个心眼。消协特别提醒:要警惕“家人”“偶像”等情感绑架式营销,跨境商品、保健品更是重灾区。记住一个原则:但凡让你“马上付款”的,都得三思而后行。 

这场整治风暴才刚刚开始。可以预见,未来直播行业的门槛会越来越高,那些靠打擦边球生存的主播注定要被淘汰。而对于真心想做内容的主播来说,这或许是最好的时代——当泡沫被挤掉,真正有价值的内容才能浮出水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网红头条传媒”,作者:陆明远,36氪经授权发布。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