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段时间里,宠物价格一度因为养宠热潮大涨,而现在,常常能看见有人用笼子装着猫狗在人流密集的广场或路边,以低于过去很多的价格出售。看起来,宠物市场确实是降温了,但有意思的事,宠物经济却恰恰相反,它正在以一种全新的市场逻辑释放热量。这一点,从现在人们养宠物的方式、与宠物相处的方式就能够得到充分的证明。
过去,养宠人晒的是自己作为宠物主的生活,而现在人们晒的是宠物的生活。虽然宠物会越养越像主人并不绝对,但可以肯定,现在的宠物活的越来越像人。或许连人类自己都没有想过,有一天会把宠物当成孩子一样去养,不光让它们吃饱吃好,人类能享受到的,宠物能享受得到,很多人都没有享受过的,宠物也能拥有。
人与宠物之间的关系已经彻底重构,宠物用品品类不断推陈出新,宠物饲养与其说是精细,不如说是精致,宠物消费越来越拟人化……中国宠物市场已经发生了深刻的结构性变革。
宠物活得越来越“讲究”?人味儿饲养刺激宠物经济再爆发
有多少人,早上起床之后第一件事给自己的爱宠递上的不是普通猫狗粮,而是用鸡胸肉、胡萝卜和燕麦定制的“鲜食”;出门前,给它们穿上时尚的卫衣,戴上装有GPS定位的项圈或者运动相机;提前预约好周末的行程,或洗澡理毛做造型,或采购益智玩具,或参加行为训练;过生日定做蛋糕,逢年过节置办喜庆应景的新衣服;定期体检;带宠物去旅行……这样的情景正在中国千千万万个养宠家庭上演。宠物在人们生活中的角色正发生着深刻转变,已经从单纯的陪伴动物逐渐演变为家庭中的重要成员。
情感上的亲近,极大地推动了宠物消费走向拟人化。现在随便在社交平台上搜一搜宠物相关话题,都能看到很多关于宠物精致生活的内容,宠物主们将对人类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延伸到了宠物身上,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几乎所有人类社会才有的方方面面,都已经成为宠物生活的一部分。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上,动辄数以亿计的阅读、播放量的话题,足以说明一切,宠物消费正全面呈现出与人类消费高度相似的精致化特征,“是宠物更是家人”道出了万千宠物主的心声。
图片来源:抖音平台宠物话题搜索截图
首先在饮食方面,从传统干粮到现制鲜食,让宠物不仅吃得饱,吃得精细,更要吃得美味、多样、健康。
过去,宠物的饮食往往仅以满足基本生存需求为目的,传统干粮占据主导地位。如今,宠物主们对宠物饮食的要求日益提高,力求为宠物提供精细、美味、丰富、健康的饮食体验。除了各种各样的宠物零食风靡,在社交平台上,宠物主们很是热衷于晒出自己为毛孩子制作的营养美食,不仅花样多,食材也越来越讲究,并且通过为宠物制作鲜食,宠物主们似乎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感。
五颜六色的餐具,装上蒸熟后切成小块的紫薯、南瓜、西兰花,搭配鲜嫩的水煮鸡胸肉和三文鱼,或者用鸡肉、奶酪、紫薯等为原料烘焙的宠物蛋糕,连人看了都食欲大起。宠物主们非常热衷的,重点在于,宠物主们是在用制作人类食物的方式,根据宠物的营养健康需求去搭配和制作。观赏者能够透过镜头感受到他们用心寄托的浓厚情感,更能激发起其他宠物主们也去效仿。
图片来源:抖音平台搜索截图
另一个在宠物消费拟人化方面极具代表性的方面,是宠物服饰。在社交媒体上,关于宠物穿搭的话题热度极高,各种相关话题讨论量过亿。宠物主们热衷于为宠物搭配各种风格、时令、节日的服装,各种风格、类型,应有尽有。比如春天的碎花裙、针织衫,夏天的轻薄透气短袖、小背心、太阳镜,秋天的卫衣、风衣,冬天有羽绒服、毛衣、围巾、帽子,过中国的春节有传统的红色唐装,过西方的万圣节则有各种鬼怪角色装扮,圣诞节有诞帽、小铃铛……热衷于打扮孩子的潮爸辣妈也不过如此,有些宠物主甚至会去优衣库童装区给爱宠买衣服。
图片来源:小红书搜索截图
爱宠的健康是宠物主们最关心的。“我准备给你生个不要命但是要花几千块钱的小病”,是很多搞笑宠物视频里经常会设计的一句宠物对宠物主人说的话,因为给宠物看病,太贵了。随着宠物医疗不断健全和完善,除了基础宠物驱虫和疫苗,宠物主们也越来越重视给宠物定期体检。血常规、生化检查、超声检查等,人能做的体检项目,宠物也可以,X光机、彩色超声诊断仪等仪器,宠物也用上了,尤其是对那些年龄较大的宠物。而有了体检的推动,给宠物买保健品也被带动了,保护关节的,有益消化的,利于毛发生长的,人能想到的,宠物也能享受到。而宠物主们其实越来越关注的是如何管理宠物的健康、保证它们的安全,做到提前预防,这也催生了各种健康监测设备,类似于人类的手环等智能穿戴设备。
以上这些远不能涵盖全部,但却充分反应出现在宠物主对待宠物消费的态度。根据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报道,在今年“6·18”期间,淘宝天猫平台上宠物类目成交金额开售100分钟就超过去年首日全天,开售首小时653个宠物品牌成交翻倍,仅宠物主粮单品就有5个成交额破千万元。而京东上,活动开始后28小时内也有超过500个品牌的成交额实现同比翻倍增长。而在什么值得买平台上,活动开门红期间,宠物服饰、宠物主粮、宠物驱虫、宠物营养、宠物零食的GMV则同比分别增长333.89%、175.86%、167.02%、100.97%和69.33%。
图片来源:腾讯公共图库
人与宠物的关系重构下,宠物消费的拟人化刺激着宠物经济的新一轮爆发,一个万亿市场正在诞生。
根据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运行状况及消费市场监测报告》数据,我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持续保持积极增长态势,在2023已达5928亿元,同比增长达20.1%,并且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5万亿元。在巨大的市场机会面前,相关企业数量也在快速增加,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宠物经济相关企业数量已经达到457.75万家,尤其近十年来相关企业的注册量明显增长,仅2024年全年就注册了164.01万家,2025年以来已经注册超过67.12万家。且从企业经营的时间跨度来看,有超国七成的宠物经济相关企业成立在近三年,其中成立年限在1~3年的相关企业最多,占比44.86%。
抄作业母婴圈,用“养娃逻辑”重做宠物赛道
在宠物消费拟人化浪潮下,给几乎所有宠物相关的产品品类带来了一次重做的机会,且都可以按照母婴品类来重做一遍,也给“它经济”注入了全新活力。
图片来源:腾讯公共图库
为什么说可以按照母婴品类来重做?其实原因很简单,从用户画像的特点来看,宠物和婴儿一样,不能与大人进行直接的语言交流,需要充足的营养,身体较为脆弱。所以,宠物和宝爸宝妈一样,担心毛孩子的安全、健康,并且寄托了很浓厚的情感,想让它们吃的好、穿的好、用的好、玩的好。
所以,在这样的市场洞察催动下,市场上已经有很多好例子。还是从最为普遍的吃穿用来看。
1)首先,宠物的饮食,区别于传统的干粮和零食,宠物鲜食与定制餐食服务正在成为一门新生意。
图片来源:腾讯公共图库
随着宠物主对宠物饮食健康与多样化需求的攀升,宠物鲜食市场蓬勃兴起。前盒马鲜生创始人侯毅就用生鲜的逻辑,创办了PetFresh(派特鲜生),便是这一领域的典型代表。其首家门店2025年初在上海开业,借鉴精品超市现制食品模式,店内设有自选鲜食工坊,提供近20种肉、鱼、果蔬食材供宠主挑选,现场加工成袋装食物泥。同时,还能依据宠物过敏、挑食等特殊情况定制专属餐食。颇有一种在给婴儿做辅食的感觉,既要精细,也要注重营养搭配。
同时,店内还提供冷藏鲜食以及面点主食和烘焙糕点、量贩式零食等,为宠物主们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不仅如此,为了确保宠物的食用安全,派特鲜生还采用了顶尖的可溯源供应链和人食品级的灭菌技术,确保产品安全和新鲜。而且派特鲜生还加入了外卖服务,提供3公里内半小时送达服务,满足宠物主人和爱宠的即时需求。
一方面,派特鲜生在试图满足宠物主对宠物饮食多样化、健康化的追求,摒弃传统单一干粮模式,提供丰富食材选择,让宠物如同人类一样享受多元美食体验,这契合了宠物主希望给予宠物高品质生活的心理。另一方面,定制化服务满足了宠物个体差异需求,如同人类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定制饮食,解决了宠物过敏、挑食等问题,凸显对宠物的个性化关怀。再者,对于热衷于亲自给宠物制作食物的宠物主们,专属的宠物鲜食零售可以降低宠物主自己在选购食材时的选择成本。
在价格策略上,派特鲜生降低宠物鲜食门槛,以亲民价格吸引普通养宠家庭,打破了以往宠物食品高价低质的刻板印象,且其自有品牌占比超过50%,让更多宠物主有能力为宠物选择鲜食。此外,创始人利用其在零售行业的丰富经验与强大供应链管理能力,保障产品的新鲜度、质量与供应稳定性,能够赢得消费者信任。
此外,还有一些商家推出类似婴儿辅食的预制狗饭、猫饭,将多种食材混合打磨后冷冻,宠物用餐时取出加热即可,在电商平台上搜索,这类商家多到让人眼花缭乱。
针对宠物主们对宠物烘焙食品的热衷,也有不少商家推出了烘焙定制服务,依据宠物喜好和特殊需求制作糕点,提供造型独特、口味多样的烘焙产品。也有一些宠物鲜食店推出的每日套餐,包含主菜、配菜和汤品,主菜可能是用新鲜牛肉、羊肉或鱼肉精心烹制而成,配菜有胡萝卜、豌豆、玉米等。在小红书上也能看到一些将制作宠物鲜食为创业项目的个人,他们晒出自己制作“猫饭”、“狗饭”的过程,各种食材搭配,甚至会让人有一种他们在做减脂餐的错觉。
2)再来看宠物服饰,宠物服饰不再局限于基础保暖,已经成为一门追逐时尚、个性化、潮流化的生意。过去在街上看到有宠物穿着带着大品牌logo的时候,大部分人会首先想到这一定是哪些厂家为了吸引买家贴的标。而现在再看,没准一件狗穿的T恤比人的还贵。因为现在除了专业的宠物品牌,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时尚品牌跨界入局宠物服饰,在品牌加持之下,这门生意人味儿更浓了。
图片来源:腾讯公共图库
2025年5月,阿迪达斯旗下三叶草宠物服饰旗舰店在上海安福路开售,其首个宠物系列产品涵盖纯棉短袖、真牛皮项圈及仿皮宠物包等,售价199 – 899元。宠物T恤肩部三条纹与后背三叶草的印花延续了真皮项圈上使用了三叶草铆钉与吊坠更。宠物包则以PU皮革材质打造,支持单肩、手提两种方式使用,既实用,又兼顾时尚。5月20日开售当天,排队超过半个小时才能进店,部分款式一度被抢到断货。
三叶草本身就是阿迪达斯旗下重要的时尚潮流品牌,一直以来都深受消费者欢迎,如今推出宠物服饰,则是精准抓住宠物消费拟人化带来的情感经济与潮流文化机会点。而通过满足宠物主希望宠物展现时尚品味、彰显个性的心理,使宠物也融入到了主人的潮流生活当中,进一步强化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链接。阿迪达斯还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营销活动,吸引更多潜在消费者关注,这也凸显了其对宠物服饰领域机会的重视。
其实,跨界宠物服饰,阿迪达斯并不是品牌服饰界的首例。国内外很多知名品牌都已经将宠物服饰作为重要业务线。如日本户外品牌Snow Peak就推出了宠物专用露营装备、羽绒服、卫衣等,不仅满足宠物在户外对保暖、舒适等功能性需求,更满足了宠物主希望宠物在户外场景中与自己风格统一、展现个性的心理。
快时尚品牌也将其快速反应市场潮流的能力复制到了宠物服饰领域,H&M频繁推出季节性或节日限定宠物服饰和配饰系列,ZARA也推出过宠物服装和配饰,抓住宠物消费拟人化中宠物主对宠物服饰时尚感、新鲜感的追求。
2024年7月,锐步(Reebok)在天猫上线宠物用品旗舰店,以功能性为主,主推宠物冲锋衣、遮阳帽等户外服饰;2025年6月1日,耐克旗下品牌Jordan推出宠物定制系列。甚至一些国际奢侈品品牌也在布局宠物服饰,如爱马仕、LV、Gucci等,都推出了宠物相关时尚服饰及穿搭用品。
品牌本身就有用户基础优势,一方面,人们相信品牌的品质,认可品牌的设计,加上品牌在精神层面的附带价值,让宠物的拟人化消费更加具象。这也反映出宠物主对宠物服饰消费的精细化需求。这也是个很有潜力的市场,《2025“Z世代”宠物时尚白皮书》显示,中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在2022年达到847亿元,预计2027年前将持续以每年10%的综合平均增长率稳步扩容。
3)宠物智能与健康管理产品,也将是一个前景广阔的市场。智能玩具、智能喂食器,其实已经并不新鲜,或许能够体现宠物主对于宠物生活的关心,但是宠物主真正需要解决的痛点还是陪伴,是能够清楚在自己不在宠物身边时,宠物的安全及身体健康状况。
说到这,就不得不先说两个例子。经常在短视频平台看宠物类内容的人一定知道,有博主给宠物戴上了可以记录视频也可以通话的设备,在宠物独自外出玩耍时,主人既能通过GPS知道宠物位置,还能拨通电话、设备自动接听,远程呼唤宠物回家吃饭,通话过程中,宠物主好像是在和人通话一样对宠物说话,宠物也会互动式回应。通过回看视频,还能知道宠物出去都做了什么,比如小猫有没有和其它动物打架,有没有乱捡东西吃。
图片来源:腾讯公共图库
另一个例子是一位骑行博主和他收养的小猫的故事(这里不提名字以示尊重)。博主很细心照顾小猫,也给了它很大的自由,让它每到一处都能自由玩耍,解放天性。为了防止找不到,他给小猫也购买了带有GPS定位的项圈。但在到达一处目的地期间,小猫出去玩时遭遇不幸。GPS能够显示小猫的行动轨迹,但却不能记录下小猫遇到了什么事情,发生过什么事情,中途的轨迹异常也无从得知具体原因,手机上的APP也没有危险预警。这件事让网友们很是心痛。
这两个例子其实很能说明,宠物主们对宠物最深的情感就是陪伴。随着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进步,宠物智能穿戴产品必然会成为宠物消费的主要领域。市面上也已经有越来越多能够帮助宠物主冲破时间、距离的限制,时时了解宠物情况的产品。
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较早,较为领先。美国人工智能健康监测公司PetPace就做了能够检测宠物生命体征的智能项圈,发现异常就会报警,这款设备的其AI算法能识别心脏病、关节炎等早期症状,准确率高达85%,能够帮助宠物揪出健康隐患。通过早起干预,能够为宠物主省下不少的兽医费。另外一个品牌Whistle Health,则主打宠物活动追踪器,不仅能分析宠物的行为模式,还带GPS定位,通过物联网(IoT)技术,数据实时同步到手机App,主人随时随地都能掌握宠物动态,走失风险直线下降。
日本一家公司则针对宠物猫推出了一款可以监测猫进食、饮水、睡眠、奔跑、行走和梳理毛发等行为的智能项圈,并将数据发送到手机App上。当然,它还具有定位功能。此外,这款产品还增加了猫的“压力指数”AI计算能力,通过评估猫咪 30 天内的理毛行为变化、静息呼吸频率和睡眠数据来计算其焦虑程度,一旦AI检测到猫的压力过大,就会向主人发送警报。
国内企业也在发力,如宠物医疗AI大模型公司宠智灵科技,正在将AI大模型技术运用到宠物相关的众多领域,包括项圈。这家公司指出了智能项圈产品现存的一些短板和痛点,其中就包括定位不精准和行为分析不够智能。它的算法除了主打复杂环境下的高精度定位、健康状态监测、行为及情绪分析,更是针对安全问题做出了解决方案,比如宠物即将进入高风险区域时提前向宠物主发预警,并自动激活安全机制,如通过声音吸引宠物返回。同时还能分析宠物的活动规律,若监测到宠物长时间偏离常规路线或异常静止,就会自动触发警报,让宠物主迅速做出反应。
这并不是简单的将小孩子用的智能手表或者手环简单复制到宠物智能穿戴上,宠物终究不是人,很多时候人并不能预知宠物的下一步行为是什么,离开人的视线会做什么,会遇到什么。当市面上能够真正解决宠物主需求的宠物智能穿戴产品越来越成熟,相信大部分人会愿意为此买单。
机遇与挑战并存,宠物经济未来大有可期
宠物消费拟人化,本质是人类用对待家人的方式重构与动物的关系。越来越多人把宠物当做家庭份子、视作孩子。而要做好宠物消费拟人化的生意,就要弄清楚这背后的原因和动机。
一是情感代偿。宠物主通过“拟人化喂养”能够得到感情缺口上的弥补,就像父母通过精心照料孩子获得情感反馈,养宠人也在为宠物准备鲜食、挑选服饰的过程中获得心理满足。
二是自我认同投射。欧睿国际《全球宠物消费白皮书》提出了一个“宠物即自我延伸”理论:宠物的外观、行为甚至消费方式,成为主人价值观与生活态度的表达。
三是责任伦理。养宠人对待宠物已经从“能吃饱”转变为“活得好”。
当然,尽管宠物经济前景广阔,机会很多,但宠物赛道的特殊性仍将令市场参与者面对独特挑战,“人性化”无法简单复制,更不能真的简单地用母婴思维去做品类的升级与创新。
首先,宠物赛道品类细分复杂度要高于母婴领域。因为宠物生命周期比人类短很多,意味着不同年龄阶段宠物的需求转换更快;犬猫之间、不同犬种之间的生理差异也很大,比如大型犬与小型犬的营养需求、运动强度要求截然不同,对于穿戴产品的要求显然也更复杂,可能仅仅是一双给狗穿的宠物鞋,就要针对不同犬种、年龄段等等因素去制作鞋楦。
其次,产品特性决定了供应链标准需要重构。宠物食品可以寄借鉴婴幼儿食品的安全管控标准,但需额外应对宠物喜欢舔和咬的特点,对产品的耐咀嚼性、成分稳定性要求更高。宠物用品对耐用性的要求也更高,要承受更大的冲击力和咬合力,比如智能穿戴设备,就需要能够应对宠物运动过程中造成的碰撞、泡水、啃咬等情况,还要能够保证性能的稳定性。这些都对新产品的研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伴随着消费升级的推动,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也不是钱货两讫、交易即止,后续的联系、服务是品牌与用户形成强关联的关键。宠物生命周期短,但贯穿生命周期的持续链接,意味着更多的机会,不止卖产品,更是卖服务。
宠物拟人化消费的浪潮才刚刚开始,在宠物主情感需求投射与商业逻辑的重构下,当“毛孩子家长”与“宝爸宝妈”的身份边界逐渐模糊,当宠物的衣食住行开始对标人类标准,一个基于情感价值的新商业文明正在形成。这波浪潮也吸引着三只松鼠、蒙牛、伊利等多行业头部企业布局“它经济”,而只有那些既能理解人性、又能尊重宠物天性的品牌,才能最终在这场浪潮中占据先机。
参考资料:
1、《消费动机迭代释放新经济增长潜能 五大新消费赛道活力奔涌》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富养宠物”?年轻人重新定义养宠市场》澎湃新闻
3、《宠物经济狂飙突进:千亿赛道开启“拟人化”消费新时代!》新浪财经
4、《头部企业跨界“它经济” 打造人宠关系消费新场景》中国经营网
5、《AI+宠物智能项圈,宠智灵科技助力企业实现产品差异化》东方网
6、《进军宠物赛道 阿迪达斯盯上“毛孩子”家长钱包》中国商报
7、《宠物时装风靡:刚需or铲屎官的自我满足?》消费日报
8、《有的狗不爱吃,有的狗不够吃,现制鲜食遭宠物嫌弃,“派特鲜生”未来能否成为“猫狗盒马”?》新闻晨报
9、《宠物年夜饭与春联卖爆:“它消费”深度卷向拟人化》36Kr
10、《业绩集体爆发,宠物经济迈向万亿级市场规模》市值观察
头图来源:腾讯公共图库。
本文图片仅用于图片介绍,不作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可联系小编删除。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新消费内参”(ID:cychuangye),作者:lyy,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