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记者走进京津冀最大的菜篮子——首衡高碑店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实地考察农产品流通、供应链升级、乡村振兴及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创新实践,并与首衡集团等龙头企业共探中国农批行业高质量发展新未来。
构建五大市场网络,助力乡村振兴
党中央连续21年颁布以农业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一号文件”。首衡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将联农助农、助力乡村振兴列为“一号工程”。
近几年,首衡集团在全国布局了五大市场网络,积极助力农产品产销对接。在河北高碑店、湖北孝感、湖南常德、湖南永州等核心节点城市建设农产品流通中心。
目前,首衡集团在孝感与高碑店两大项目一南一北,南北双核,遥相呼应,成为首衡布局全国的两个战略支点,它们与湖南永州首衡城、湖南常德首衡城,已经基本形成贯通南北、串联东西的农产品流通产业生态体系,并将持续完善全国战略布局,逐步构建一张全国互联互通的现代食品商贸流通巨网。
首衡高碑店市场,2015年10月正式开业,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主动承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入驻商户8700余户,近70%货品供应北京、天津,早已成为京津冀地区最大的“菜篮子”。2024年首衡高碑店市场果蔬实现年交易量1910万吨,交易额1410亿元,2021—2024年连续3年被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评为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百强第一名。
2025年6月26日,孝感首衡城仅用一年半时间便实现累计交易量突破1000万吨,不仅远超农批行业新开市场5~8年的常规培育周期,更以接近满租的优异成绩成为行业标杆。
作为首衡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的重要支点,曹妃甸码头项目于今年4月28日刚刚建成,预计今年三季度正式开航,届时进口的果蔬、冻品等大宗产品与码头配套的物流园区强强联合,将为首衡高碑店项目注入发展新动能,更好的满足京津冀区域消费者的需求。
2023年12月建成的饶阳县农产品批发市场是践行绿色农业、科技农业的环京重点示范市场,虽然项目体量较小,而且受产地农产品季节性影响会出现交易波动,但是产销对接的持续深化,对助力当地乡村振兴等社会效益日渐显著。“饶阳项目是首衡集团为了助力当地葡萄、西红柿等知名农产品销售建设的一个带有公益属性产地市场,总投资很小,但是作用很大,接下来我们会持续提升运营水平,更好的服务当地乡村振兴事业。”首衡集团党委书记、总裁魏树俭告诉记者。
升级产销合作模式 强化农产品供应链建设
如何能高效产销对接,助力乡村振兴?为此,首衡打造了“市场+基地+农户”合作模式。
例如,在首衡特大城市应急物资中转站30公里辐射范围内,种植大户可以通过与中转站的稳定合作,原本分散的种植单元已被整合为现代化产业矩阵,形成了从品种选育、采收标准、冷链配送到终端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作为连接城乡的枢纽,首衡中转站构建起双向保障体系:一方面充分发挥资源和平台优势,与周边种植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发展订单农业,确保农民种得出、有人收、卖上好价钱;另一方面持续拓展市场与保供项目,吸引商户入驻,扩大蔬菜储备与中转规模,为民生产品价格稳定保驾护航。这种双向发力的模式,不仅畅通了农产品流通渠道,更打通了从田间到餐桌的绿色通道。
首衡集团还多次组织采购商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千家万户,与地方政府、农业企业开展全方位对接。仅2024年,成功举办上百场极具特色的区域农产品推介会。
据统计,目前首衡集团带动全国种植面积近600万亩,产量上千万吨,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成功塑造数十个区域品牌。其中,带动河北种植面积200多万亩,产量近400万吨。
此外,这种合作模式还催生出分拣包装、冷链物流等配套服务,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多个就业岗位,真正实现了“务农不离乡、增收不离地”的愿景。
首衡用实践兑现了“建一个市场、带一批产业、富一方百姓”的承诺。据统计,首衡集团在产业集群、入驻商户、配套基础设施,物流运输等举措中,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人口超过40万。其中,仅首衡高碑店市场就直接带动就业人口近10万人,直接增加周边乡镇居民年收入8万-10万元。
随着业务不断拓展,首衡集团正将合作种植基地范围扩大到100公里半径,计划培育百万亩标准化种植区。通过引进新技术、培育千名新型职业农民,着力打造从种子到筷子的全产业链闭环。
可以说,首衡集团通过“市场+基地+农户”模式,找到了保障民生与振兴乡村的有机结合点。
稳健运行,坚持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首衡集团发展进入快车道,多个项目启动,多点开花,但首衡集团一直秉持稳健发展经营理念,在追求业务发展的同时,充分保障企业的财务健康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企业的长远稳定运营奠定坚实基础。
以清苑市场为例,建筑成本构成明细包括多层砖混结构建筑的主体施工成本、附属设施配套成本、土地购置成本等各项费用。这些费用的分摊依据合理,已完成投资是基于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体系得出的,符合市场行情与项目建设实际需求。首衡集团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始终遵循严格的成本控制与质量监管流程,确保每一项投资都用在刀刃上,为打造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提供有力保障。
